老化房、试验箱、老化箱/柜 > 生产厂家
隆安老化设备25生产厂家直销价格,品质售后双保障,厂家直供价更优!
马上咨询
导读:
目录:
- 快速答案卡片
- 低温试验箱技术解析与常见误区
- 选型决策流程与参数表
- 采购与验收全流程Checklist
- 低温试验箱选型对比表
- FAQ
- 外部参考
快速答案卡片:
- 错误描述1:宣称控温精度± ℃但未标注负载条件(实际负载超50%时精度可能下降至±1℃)。
- 错误描述2:声称符合“所有运输标准”,但未明确具体条款(如ISTA 3A与ISTA 7D对温度斜率要求不同)。
- 错误描述3:忽略设备分辨率与采样率的关系(分辨率 ℃但采样率仅1次/分钟,无法捕捉瞬态波动)。
- 错误描述4:将“家用冰箱改装设备”与工业级试验箱混为一谈(缺少安全联锁、过载保护等关键功能)。
低温试验箱技术解析与常见误区
1. 关键参数与失效机理
- 温度范围:工业级设备通常支持-70℃~+150℃,但极端低温需采用复叠制冷系统(如两级压缩+R23/R404A混合制冷剂)。
- 温度均匀性:空载时±2℃内,满载时可能扩大至±5℃(依据IEC 60068-2-1:2018)。
- 负载影响:试样尺寸超过容积30%时,冷风循环受阻,导致温度梯度增大。
- 安全联锁:必须具备超温保护、压缩机过载报警、门锁联动断电功能(参考GB/T 10592-2008)。
2. 常见错误描述案例
- 案例1:某厂商宣称设备“控温精度± ℃,适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测试”,但未说明测试标准(如NASA-STD-7003要求温度波动≤± ℃且持续监测)。
- 案例2:将“家用冷库”参数移植至工业设备,忽略工业级设备的CNC加工箱体、不锈钢内胆、进口压缩机等配置差异。
- 案例3:混淆“湿度控制”与“低温保持”,部分设备仅能除湿无法加湿,导致高湿环境测试失效。
选型决策流程与参数表
选型决策流程
- 明确测试需求:
- 试样类型(电子元件/金属材料/包装件)
- 温度范围(-40℃或-70℃)
- 测试周期(连续运行72小时或间歇测试)
- 关键参数筛选:
- 容积:试样总体积≤设备容积的70%
- 精度:依据标准选择(如MIL-STD-810G要求±2℃)
- 制冷速率:≥3℃/min(快速温变测试需求)
- 附加功能评估:
- 远程监控接口(RS485/以太网)
- 数据记录频率(≥1次/秒)
- 应急停机功能
参数解释表
| 参数 |
定义 |
典型值 |
选型优先级 |
| 温度均匀性 |
工作空间内最大温差 |
≤±2℃(空载) |
高 |
| 温度波动度 |
稳定状态下温度变化幅度 |
≤± ℃ |
高 |
| 升温/降温速率 |
从室温到极限温度的时间 |
3~10℃/min |
中 |
| 分辨率 |
显示最小温度单位 |
℃ |
中 |
| 采样率 |
数据采集频率 |
≥1次/秒 |
高(动态测试) |
采购与验收全流程Checklist
- 需求确认:
- 填写《环境测试需求表》(含标准、试样尺寸、循环次数)
- 技术协议:
- 明确温度范围、均匀性、报警阈值等参数
- 约定验收标准(如依据GB/T )
- FAT(工厂验收):
- 空载运行测试(24小时连续运行)
- 满载温度均匀性测试(使用9点温湿度记录仪)
- SAT(现场验收):
- 安装环境检查(通风、电源稳定性)
- 与其他设备联动测试(如与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切换)
- 计量校准:
- 每年一次第三方计量(依据JJF 1101-2019)
- 校准点选择:-40℃、0℃、+85℃
低温试验箱选型对比表
| 型号 |
温度范围 |
湿度范围 |
容积 |
控制精度 |
符合标准 |
附加特性 |
价格区间 |
| A型 |
-70℃~+150℃ |
10%~98%RH |
500L |
± ℃ |
IEC 60068 |
远程监控 |
¥25万~35万 |
| B型 |
-40℃~+100℃ |
20%~80%RH |
300L |
±1℃ |
GB/T 2423 |
数据追溯 |
¥15万~20万 |
| C型(家用改装) |
-20℃~+50℃ |
无 |
200L |
±3℃ |
无 |
无 |
¥5万~8万 |
FAQ
Q1:低温试验箱的控温精度是否越高越好?
A:需结合测试标准选择。例如,汽车电子测试(ISO 16750)要求±2℃,过度追求高精度(如± ℃)会增加成本且无实际意义。
Q2:如何判断厂商描述的“均匀性”是否真实?
A:要求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,并确认测试条件(空载/满载、温变速率)。例如,某厂商宣称“±1℃均匀性”,但报告显示仅在空载、静态条件下达成。
Q3:设备故障常见原因有哪些?
A:1)制冷剂泄漏(需每年检漏);2)冷凝器积灰(影响散热);3)传感器校准失效(建议每半年校准一次)。
Q4: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的差异是什么?
A:进口设备(如德国Weiss)在长期稳定性、配件寿命上更优,但国产设备(如重庆四达)在交付周期、售后服务响应上更具优势。
Q5:采购时如何避免“低价陷阱”?
A:拒绝接受“裸机价”,要求包含运输、安装、培训、首年维保等全包价格。例如,某厂商报价¥10万,但未包含制冷剂充注费用(实际需额外¥2万)。
外部参考
-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:《环境试验设备校准规范》专栏
- SAE International:地面车辆环境测试标准(SAE J1455)
- IEC官网:IEC 60068系列标准下载页面